第715章 交易市场-《逍遥初唐》
第(3/3)页
这就有点毫无道理了,但出人意料的是,满朝文武,竟然没有一个跳出来弹劾的。就连李牧的对头们,也都是默许的状态。细想一下,便也不觉奇怪了。
内务府如今说是牵动着大唐的经济脉搏也不为过,各大门阀世家,谁没跟内务府有生意往来?都指望着这口锅做饭呢,谁能不想内务府好呢?李牧管理内务府的时候,各种新式的办法层出不穷,虽说适应起来有些困难吧,但是只要适应了它的规矩,钱是稳赚的。但自打李牧离开长安城,把内务府交给长孙冲这些人之后,他们就只会萧规曹随,几乎没有一点儿新鲜的变化,很多事情,明摆着不合理,他们也没有敢站出来说,就应该怎样办的。
渐渐的,内务府办事儿也刻板了起来,效率大打折扣。
内务府的效率低了,直接影响的便是各门阀世家的钱口袋。李牧若能够重回内务府,这些事情便可得到解决,他们又怎能不愿意呢?若不是拉不下脸来,他们早都想上奏李世民,把李牧请回来了。
李牧回到内务府,无论对任何人来说,都可谓是‘众望所归’。但也仅限于此了,他们希望李牧帮他们想挣钱的办法,但又不想李牧手里的权柄过重,李世民的安排,正好合适。
李牧没有在意这些,他只是想让自己的行事能够方便一些。圣旨下达的次日,李牧便下令,剥离了内务府中,关于跟突厥贸易的‘指标’,所有突厥的货物交易,都改在了洛阳。并且宣布,成立一个‘洛阳交易市场’。
商贾的鼻子永远都说最灵的,消息传出之后,便有很多人上门来打听。交易他们明白,市场他们也明白,但是交易市场是做什么的,他们就不明白了。交易,一手交钱,一手易物,合适则买卖,不合适就拉倒,这不是天经地义明摆着的事儿么?难道还有什么说法不成?而且还得跑到洛阳去,这又是为什么呢?折腾这么大一圈儿,难道有什么猫腻儿不成么?
功夫不负苦心人,在贿赂了一圈儿之后,这些商贾们,终于在凤求凰的一个老妈子口中,打听到了内幕消息。
所谓交易中心,不是长安城的东西两市。交易中心不买卖货物,而是交易‘股份’和‘期货’。这两个概念,对于长安城的商贾们来说,也并不陌生。
股份,也就是股。这个概念,不是李牧的‘发明’,很早之前,长安城的商贾们,便有这样合作的,几个人合伙开一个买卖,按股分钱的事儿,很早就是普遍存在的了。只是这东西如何交易,就没人能够想得明白了。
期货,虽然没有听说过,但早前李牧在内务府,为了帮助突厥人而搞的先给钱,后等货的订单,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期货’二字。其中关于毛皮的订单,已经炒高得超过了原价的三成。也就是说,签下当初那些订单的人,转手把这个订单卖掉,就已经能够获利三成了。如今,李牧又把这件事从内务府剥离,聪明一点儿的,早已联想到这便是期货了。
没有让这些蠢蠢欲动的人等多久,很快,内务府门前贴出告示来。
大唐盐业,大唐矿业,大唐建业,凤求凰,灞上酒坊,均拟定在洛阳城交易中心上市。所谓上市,便是核定价值,然后分做不同等分的股,任何人只要有钱就可以认购,认购之后还可以转卖,价格可能会水涨船高,也可能会应声而降,就如同是在赌坊掷骰子一样,一夜暴富或者一夜败光,都是非常可能发生的事情。
风险与机遇并存,但是好处就是,以往只有门阀世家拿出几十万贯才能参与的买卖,如今一般的小富人家也能参与了,当然平民还是不行的,即便是最便宜的股,也得十几贯一股,平头百姓哪有这么多钱来。
另外,便是期货的交易,这个市场就更加宽泛了,几乎是任何人都能参加,只要你有需求。
首先,市场分为供需两部分。能够提供商品的人,先来登记,能够提供什么商品,什么时候交货,自己期望得到的价格是多少,形成一纸契约,由专人评判,确认能够做到。然后这一纸契约,便成为了一个可以交易的商品,可由需求方来交易。当然需求方也可以发布订单,有供货方看到了,也可以进行交易。
就像是突厥的订单,一单毛皮,春天签订合约的时候,可能价值是一百贯。但是随着冬天的到来,需求的加大,价值一定会升高,可能到了冬天的时候,这一单毛皮的价值会超过一百五十贯,最终到了交割时候,拿着这个订单单据的人,就能够获得这一单的毛皮。期间的每一次交易,都可能升值或者贬值。
期货的交易,宽泛之处在于,不止是突厥,也不止是大唐的商贾,公告上明确写着,所有支持此次加冕天可汗的国家,都可以参与到其中来。也就是说,只要你认可大唐皇帝天可汗的地位,无论你是吐蕃吐谷浑,还是高句丽和新罗,都可以参与其中,在洛阳城交易你们想要出售的东西。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