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辽东之战-《隋朝大老板》


    第(2/3)页

    王世充有惊无险,最后在左右亲信的拼死护卫下杀出重围,朝西方狼狈逃窜而去。

    此战后王世充再也无面目回东都,只得率军北赴河阳;当晚风狂雨冷,王世充的凄凉无奈,实非笔墨所能形容。

    王世充看着朝廷给自己的兵马损失殆尽,再也没什么借口好说,只得绑缚自己投狱请求治罪;可此时东都除了他能够勉强与瓦岗贼一战外,还能找得出谁来取代他?

    真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无奈之下的杨侗,只得派人赦免了王世充,又将他召回东都,并赐予金钱锦缎美女安慰他。

    王世充想不到杨侗非但没有给杨广打小报告,还好吃好喝地安慰自己,当即便老泪纵横地保证一定誓死保卫东都,而后努力召集旧部共一万多人。

    之前王世充吃够了缺粮的苦头,既然现在死了跟李密决战的野心,于是把军队驻扎在专门储存粮食的含嘉仓城进行防御,这也算是暂时不用为吃饭愁了。

    王世充从此不必担心没饭吃,跟随杨广下江都的将士们却到了弹尽粮绝的时候,因为江都周围早那就动荡不安,想要从其他地方运粮食进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跟随杨广的禁卫军多是关中人,人心思归,不时有兵将逃亡,斩诛多人也止不住。

    有宫人向杨广告外人谋反,杨广大怒,立斩。

    而后再有人告变,连萧皇后也劝说宫人不要再冒死进言,“天下事一至于此,无可救者,何用言之,徒令帝忧耳!”

    多少年后,元军出征花棘子模,大胡子国王日夜忧心,也是厚赐报平安者,立斩道实情的臣下;其心情想法和杨广彼时一模一样,正所谓掩耳盗铃耳。

    而击败了王世充的李密,随后挥军进据东都翼城金墉城。

    东都北面三座小城,各有墙垣,连接为一整组建筑,北靠邙山,南依大城,城垣宽厚坚实,地势险要,是东都的军事要塞。

    据《水经注》记载:“谷水又东迳金墉城北,魏明帝于洛阳城西北筑之,谓之金墉城。谷水迳洛阳小城北,因阿旧城,凭结金墉,故向城也。结以为垒,号洛阳垒。”

    金墉城就是这三座小城,西晋代魏之后,“魏宫人皆在其中”。北魏“迁京之时,宫阙未就,孝文帝徒金庸城”。

    进入金墉城之后,李密开始修复金墉城在战争中损坏的城墙房屋,准备以此为依托长期作战。此时李密的军阵距离洛阳已经非常之近,其军中的战鼓之声在洛阳都能很清楚地被听见。

    整修了金墉城之后,李密立刻挥军三十万在北邙列下大阵,从南面进攻洛阳的上春门。

    与此同时,苏游的船队经过长途跋涉之后,终于到达了辽东城的北门之外;而早在他们离辽东城还有三十里的时候,高开道便得到了消息。

    理所当然,目前的辽东一带都属于高开道的地盘,可惜高丽人离开的时候走得实在彻底,他们不但毁坏了辽东城的城门,还把方圆三百里之内的百姓都挟裹到高丽了。

    这就意味着,现在的辽东城里除了高开道的五万多乱军之外,并没有任何百姓。

    没有百姓就意味着这儿一无所有,来到此处不足两月的高开道,在存粮就要吃尽之时,却还是没能都找到任何在此继续留下的理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