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辽东来信-《隋朝大老板》


    第(2/3)页

    宇文化及这个贪财好.色之徒,竟然敢对陛下兵谏?

    李玄霸之语,非但提升了李渊一方士卒们的气势,同样也提升了宋老生一方士卒的气势。

    宋老生对李玄霸之语冷笑连连,而后面无表情地下令道,“先锋营,出击!”

    随着宋老生的命令,两军终于无可避免地搅合在一起,但隋军一开始就遭遇了人数上的尴尬。

    此时宋老生身后的步卒还未到达战场,他们的人数比例几乎相当于是十万比三千。

    尽管因为地势的因素李渊的大军与宋老生的三千人接触面积有限,但他们还是以数量上绝对的优势压垮了宋老生的骑兵。

    最终,宋老生被李渊的战将刘弘基当场击杀,失去了主将的宋老生部众军心涣散,全线崩溃,投降者不计其数。

    对于投降的隋军,李渊并没有追究他们的责任,而是宽宏大量地任由他们或是加入自己的大军或是选择回乡。

    愿意投军者,李渊将他们全部分级授官,同等的职位与在太原时就参加起义的人一样的待遇。如果是一个家乡的人想聚在一个营里,李渊也任由他们,让他们尽可能找到乡里的贤才来做本营的头目。

    在霍邑之战中阵亡的宋老生,也被李渊以本官的礼仪下葬了,并没有对他的尸体有所侮辱。

    这些仁义之举传扬出去,顿时引得四方的义士来投。而这些从四里八乡进入军门的,无论是贤良还是愚笨,都被李渊亲自授予朝散大夫以上的官衔。

    有人对此议论纷纷,连李渊的谋臣裴寂也向李渊进言,说是对新人和普通百姓授予的官职未免太高了一点。

    实际上,李渊的这个做法是和李建成、李世民两兄弟商量过再做的。

    李世民如此说道,“汉高祖刘邦当年之所以能够击败西楚霸王,建立大汉帝国,就是因为他舍得封赏,大伙儿一起打天下,有了好处,就应该和那些跟随自己的人分享,若是天下群雄都舍不得勋位,那么,那些人不是更愿意跟随父亲大人你了吗?就拿江都那位来说吧,他在雁门被突厥大军所困那次。危难之际许别人为大夫,解了围之后却给别人一个小小的尉官。这样的人,又有多少人会为他卖命呢?所以,我们在这件事情上一定要和那人反着来,大肆封官,在群雄看来,或许觉得可笑,然而。却抵得上百万雄兵,就靠这个平定天下也说不定啊!”

    李渊觉得李世民说得有理,建成也点头赞成,这才有了霍邑之战后大肆封官之举。

    裴寂执着于封赏太重,李渊便把李世民所言转述给他;后者细思之后,终于接受了李渊父子的做法。

    当李渊的大军离开霍邑朝汾郡进时,裁军不足一月的队伍,更比在太原出是壮大了,一路上加入这支队伍的汉子不计其数。

    拿下霍邑之后,李渊的大军乘胜往临汾和绛郡而去,出使突厥的刘文静从太原赶了过来;他不但带来的始毕可汗离开人世的确切消息,还带来了突厥人支援的两千战马。

    没有了后顾之忧的李渊,对未来更又充满了希望。

    时令就此进入四月,裴世矩离开江都已是两个多月,到达三山也已快一个月了。

    苏游回航三山之后,便把裴世矩尊为座上宾,又与他定下了五月开始募兵以解东都之围的计划,唯一的条件是裴世矩先在三山呆一段时间,到时候他们一起回中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