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5 民-《海上长城》
第(3/3)页
二十年后,当海唐国给予兰昆仑族选举权时。大唐岛上已经不到三十万纯粹的兰昆仑家庭人口了。而且才二十年,兰昆仑族已经没有了自己的语言。
历史学家,袁晔总理在某个时间曾经指着一部史书,李广看到寥寥几个字:xx年春,摩科族内附,上(皇)念起忠心,准予内迁。
几百年后,中国还有这么个摩科族吗?
令虚伪的李广,聊以自慰的是:海唐国的这一手段比起美国屠杀印第安人而立国,要高尚那么一点。
------
像石春这样的农民。在大唐岛是最大的一个群体。在充满希望的海唐国已经开始了对小家的期望。
事实上,海唐国对于农民的税收也是非常重的。重的让李广不可思议。但是,三年劳作,得到一份产业,在所有农民眼中都是非常划算的一件事情。
目前。高达近七成的农税,并没有引起太多的矛盾。毕竟大多数农民,现在还都是孤家寡人一个,没有负担。
李广提醒自己,这绝对不是常态,战争结束,或者国家经济宽松一些,立即就要减税。这样的税收,一个农民很难养活一家老小的。
让百姓过的好一点,轻松一点,李广也希望。但是,到处缺钱,李广也在努力找钱。而,粮食出口,则是海唐国仅仅能拿出手的几样产品之一,而且是最最重要的一样。
相比较于石春这样纯粹的农民,从南洋移民而来的华人,或者有经商,工厂经验的人家,从事的经济活动就比较令李广欣喜了。
这些人虽然没有彻底放弃农业,但是主要的工作却是在工厂上班,或者开一个小作坊。比如海唐国最大的一个工业群体--迫击炮专业县。
无论是工人还是小老板,他们选的土地大多是山林(相对于农田有折合比例),种植一些长周期作物,比如橡胶树,长达七八年的收获周期。再比如种植甘蔗,一年一收。
甚至有聪明人,看政府重视奶牛,竟然从南美洲搞来了优质牧草种子,开始了种草事业。这玩意容易管理,不占用上班时间。
用不着政府指导,这些半工半农的人群,有着足够的经济头脑。虽然也辛苦,但是收入却比纯粹的农民要高的多,而且对国家的税收贡献也更大。
想想几十年后中国大地上那一幕,改革开放初期,大字不识的农民如同浪潮一般的迸发活力,一个个作坊,一个个工厂拔地而起。李广相信,假以时日,那些纯粹的农民涌入工业商业是必然的趋势,但是他无意现在就以政府力量来推动。
别看农民苦,收入实际上也不高。但是,土地的诱惑力是无比的巨大,以至于工商业严重缺少人力。
工商界最近提出的限制给新移民土地,让新移民进工厂的要求。李广心说,资本主义羊吃人的那一套,竟然这么快在海唐国出现,实在是迅速。
不过,吸引移民,是海唐国最重要的国策。宣传做工赚钱,绝对没有宣传给土地对国内的贫民们有吸引力。
因此,即便是可能影响税收收入,李广也没有给予支持。海唐国的工商力量,影响力不小,但是还不足以左右政府。
李广不支持,工商界也有招数。不过这些招数是李广喜闻乐见的。工商界的大小老板们不断的游说农民,改种某些长周期经济作物--最常见的就是橡胶树。甚至主动提供种苗,提高工资。总之,想尽办法把农民从土地上吸引到工厂里。
以中国人的勤奋,只要有相对安定的环境,发展速度绝对是惊人的。别看海唐国现在在册人口才两百五十多万,李广甚至敢打包票,即便是没有预计中的战争财,五年时间,海唐国经济超过八百万人口的澳大利亚不是没有可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