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椰子热带地区到处都是东西,同时也是能够保存比较久的东西。椰子这玩意开始被大明商人大量运回本土,然后一个卖上五六文钱,人们为了尝尝鲜,通常也会购买。就如同过去福州商人把福橘卖到南洋,一个一个卖却大为畅销一样。 油棕树则是一种产油量很高的油料作物,如今也开始有不少种植园主开始大量种植油棕。同时在较早时期就已经传入南洋的美洲腰果,也成为了一种经济作物,亦能榨油。 剑麻、蕉麻、藩麻、爪哇木棉这些纤维经济作物的规模种植也出现了,而且规模还不小。 香料类的经济作物则有香茅、罗勒、肉桂这些。 水果类的经济作物也不断增加,香蕉、荔枝、龙眼、菠萝、芒果、油梨、番瓜、番石榴这些水果也开始大量种植。 发展这些种植业的主力是民资种植园主,他们有那个头脑和精力去管理。而国有种植园则没那么大的变通能力,经营的作物都是大宗经济作物。如橡胶、剑麻、油棕、胡椒、甘蔗。以及水稻。 在国有种植园与民资种植园相互补充之下。产出的物产就非常全面了。 美好的生活是靠劳动所创造的。物产丰富的南洋在勤劳的汉人手中,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产出的物产正在迅速增长。 不过经济作物在南洋地区流行的结果就是,水稻种植面积受到了一定影响,如果不是国有资本保留了当前那些水稻种植面积,南洋的水稻产出很快就会迅速下降。 南洋各岛屿确实更适合经营经济作物,因为岛屿比较方便运输,同时很多地方地形也更为复杂。不太适合大规模的种植水稻。 此时在南洋大量种植水稻,那是被局势所迫,大明缺粮啊!不过天启八年从中南半岛输入大明的商品粮开始迅速增长,过不了几年就可以取代南洋各岛屿的商品粮产区,到时候南洋的这些商品粮产区既可以保留作为供应南洋地区的粮食消耗,也可以取消改种经济作物。 南洋最近产出了一种新玩意,一种叫可可豆的东西。南洋官员对这种作物非常重视,这是皇帝特意让人去找葡萄牙引进的。 这些可可树结果了,产出了一堆的可可豆。 这些可可豆被装运上船,送回了京师。成为了一份贡品送到了光禄寺。朱由校得知后,随即兴趣高涨的亲自跑去研制巧克力了。 这年头欧洲人也有‘巧克力’。但显然和后世的巧克力不太一样,只是将可可豆磨成粉,然后加入水和糖,实际上是一种饮料,并不是可以咀嚼的东西。 朱由校从可可豆里提炼出了可可脂,然后混合着可可粉,很顺利的就做出了后世常吃的巧克力。 做出了巧克力之后就简单了,让宫里人研究着花样来做。 不同的模板,不同的比例,再加入不同的果仁什么的。有的加了牛奶,有的加了奶油。 巧克力这个玩意出现之后,迅速风靡后宫。各宫的那些娘娘们身边的宫女纷纷前去制作巧克的糕diǎn房取经学习,很快各宫都会自己做巧克力了。 见这玩意比较成功,朱由校便让国企进行商业化运作,从而带动可可种植业的发展。 于是没过多久,宫内的巧克力就传出去了,因为目前可可产出稀少,这些宫内食用的巧克力糖被炒成了高价。 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人并不缺钱。 种植在南洋的可可树,迅速成为了宝贝一般的存在,种植规模开始快速扩大。在种植业方面,大明是越来越丰富的。 不管是生产工业原材料,还是生产食物的,种类都在丰富起来。 西域在天启八年也生产出了第一批商品棉,不过数量不多,西域地区的农业目前还在大力建设,而陕西的旱灾让西域地区获得了足够的劳动力,不少陕西百姓移民到了西域。 同时西域的准噶尔部,以及青海蒙古这些蒙古人在大明的统治秩序下,也恢复了正常生产。 大明与漠南、漠北蒙古的贸易倒是十分顺利,双方都换取到了希望获得的东西。例如蒙古人希望购买到大量的武器装备,这一年大明外交部非常爽快的答应了蒙古人的要求。 蒙古人不知道大明搞什么鬼,但只要大明敢卖,他们自然是敢买的,直接买了砸锅卖铁一般的买了五万套铠甲和军刀等武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