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重修皇极殿-《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2/3)页

    再则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刺激了对各种农产品的需求。人们已经不再是单单的只要吃饱那么简单了。

    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那些新增的7.5亿亩耕地,这些耕地位于东北、南洋等地,生产效率都达到了很高的程度。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者,普遍使用农业机械,特别是在东北地区。

    南洋地区则机械使用没有那么大。因为南洋地区主要是种植各种经济作物,但在大量使用土著劳动力。

    但不管在东北地区还是南洋地区,农民收入都普遍较高。

    关内那些省份则因为圈地运动的展开。大量农民离开了土地,以及农业机械的不断普及,农民个体的生产效率也越来越高。过去一个农民可能就守着十几亩地,一年劳作下来的产出也就只能养活那么五六个人。如今很多农民一个人经营着上百亩的耕地,一年下来所生产的粮食能养活几十个人。

    农业上所投入的人口就少了很多,朝廷的农业税却一年一年要多了,天启八年正好随着大部分土地都脱离了免税期,加上北方各省土地进入了新农业税法案征税范围,农业税直接突破了1亿元大关。

    商业税方面更是暴增。东北、南洋地区的人口增长,加上北方各省都纳入新政范围。以及大量的贷款放下去,商业税收入规模达到了2.8亿元。

    加上盐税以及公有资产出售等等方面的收入。天启八年的财政收入达到了5.5亿元的程度。

    能有这样可观的财政收入,也和通膨有点关系。通货膨胀是持续进行的,只是比较温和。

    另外一个就是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出来的财富多了,钱虽然不断印刷出来,但因为商品的增加,产生了对冲之后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

    市面上的钱,是增加了很多。

    其中银行资产迅速暴涨,因为银行发放的贷款有一部分是通过铸币获得的,这些贷款只贷给国企。

    相当于朝廷掌握的铸币权,一部分是用来支撑国家财政支出的,一部分则用来支撑国有资本扩张的。

    天启九年朝廷财政预算达到了7亿元,可谓是大幅度增长,完全就是一改革就来钱了。

    改革的威力,不可谓不巨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