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失控-《风起明末》


    第(1/3)页

     book chapter list     竹房进剿战以王国宁率众投降而告终。

    进剿战中,陈望派遣本部的营兵进击,作为实战的练习。

    不过承担攻坚重任,作为主攻的大部分都是原先陈洪范麾下的湖广兵。

    作为辅助的则是土兵,郧阳卫的卫军只是来走一个过场。

    张二和黄龙两人,陈望直接支着两人领兵戒备外围,甚至没有参战,不过军功自然是都有分润到。

    之所以这么安排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支原先隶属于陈洪范麾下的湖广兵,迟早都要被杨嗣昌收走,毕竟陈洪范的去职是受了湖广巡抚方孔炤的牵连。

    陈洪范和湖广巡抚方孔炤关系匪浅,因此在湖广巡抚方孔炤去职之后,也称病自请辞官。

    陈洪范久在官场多年,知道杨嗣昌打击政敌从来都是不留余力。

    陈洪范虽然名声不显,后世也没有多少人的知晓。

    但是在武臣中的地位,其实并没有差曹文诏多少。

    他先后历经万历、天启、崇祯三朝,也算是元老,从辽东到三边,从北方到南国。

    虽然不似曹文诏那般战功赫赫,但是也能称得上是劳苦功高,是一名稳重持成的老将,最为重要的是在军中广有声望,也受诸将尊敬。

    历史上,如果陈洪范仍在湖广,南国的战局可能会缓解很多。

    可惜这个世界并没有如果。

    现今陈洪范的去职,对于陈望来说不仅没有坏处,反而因此获得更多的权力和好处。

    而其中最大的好处,就是陈望得到了,跟随着陈洪范一直南征北战的四百多名家丁。

    对于去职的事情,陈洪范早就知晓,他去职回乡,虽然在辽东陈洪范的家族也算是大族,但是也不可能养这么多的家丁。

    就算是能养得起,朝廷那边也不可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因此陈洪范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将其遣散,一个则是为其另谋出路。

    陈洪范没有选择遣散,这些家丁大多都跟随着他南征北战多年,除了练就了一身用于战场上的本领外,再无半分谋生的技巧。

    将其直接遣散,恐怕大多数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陈洪范是辽东广宁人,陈望也是广宁人,两人不仅是同乡,而且还都姓陈。

    这个时代同乡同省都会抱团取暖,同姓之人自然也是会因此而亲近。

    一笔写不出两个陈字,要是拿着族谱深究下去,或许之间两家关系匪浅,就是出自同宗也说不定。

    因此陈洪范便找上了陈望,将麾下的一众家丁托付给了陈望。

    送上门来的精兵,陈望自然是没有任何的理由拒绝。

    这个时代能做家丁的,无一不是弓马娴熟,武艺卓越,能征善战者。

    而且这些家丁装备也是自带,弓、马、刀枪、盔甲全都配有,无须再配。

    陈洪范麾下一共有四百七十三名家丁,只带走了十人,留下来的有四百六十三人。

    一般情况下,将主去职,为麾下的家丁谋取出路,很多的家丁还是会选择离开去自谋生路。

    但是陈望和陈洪范交接之中,并没有遇到这样的事情,所有的家丁都留了下来。

    之所以全部选择留下来,有两个重要的原因。

    这些家丁大多都出身于辽东,都是辽人,甚至很多都是广宁人,一部分的原因也是因为是同乡。

    更大程度则是因为陈望声名的影响,人的名,树的影。

    他们和建奴之间积有深仇大怨,在听闻青山关大捷之后无不振奋,眼下得到了加入陈望麾下的机会,自然是趋之若鹜。

    这些家丁的加入,一瞬间填补了陈望在勤王战事之中的骑兵损失,甚至使得陈望麾下的骑兵力量比起初时更为强悍。

    张外嘉麾下的那些辽骑虽然精锐,但是到底是普通的骑兵,哪怕是经过了两三年与流寇的搏战,加上长久的训练,也只能算是一流的骑兵。

    而陈洪范麾下的这些家丁,则是真真正正的顶尖骑兵。

    当然军饷自然就不可能按照他们在陈洪范麾下任家丁时那般的高昂,不过也是按着骑兵最高的规格发放。

    陈望麾下的第一骑兵千总部,也因此膨胀到了一千五百人的数量,张二和黄龙麾下也有一千余名骑兵。

    王国宁归降后,残存的两千人被一起编成了一营,也保留了五百的骑兵。

    当然为了多要些军饷,报上去的是有一千多的骑兵。

    张二和黄龙麾下的骑兵,还有王国宁麾下的骑兵,在换装上武备之后,战力虽然不到一流的程度,但是也差不了多少,毕竟都是从经年的老寇之中精挑细选而来。

    不算各营的侦骑,部司将校的护卫骑兵,现在陈望麾下的骑兵总数也达到了三千的数量,在北地这个数量的骑兵算少,但是在南方却是绰绰有余。

    再多的话也不行了,第一是养骑兵比养步兵要贵得多,第二则是陈望现如今的发展并不需要太多的骑兵。

    竹房大捷的塘报传递上去,只过了一天的时间,陈望还在竹山整军时收到了杨嗣昌从归州发来的急令。

    陈望坐在将台之上,校场之上是一众正在操练的军卒。
    第(1/3)页